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康有为《大庇阁诗集》题解

   康有为《大庇阁诗集》题解     [新加坡]李庆年

        康有为《康南海先生诗集》所收集之《大庇阁诗集》、《南兰堂诗集》、《憩园诗集》,都是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避祸南洋时期的作品。其中《大庇阁诗集》所收集作品是作于新加坡、丹将敦和槟榔屿三个地方;《南兰堂诗集》作于槟榔屿;《憩园诗集》作于新加坡。
        这三个诗集,以《大庇阁诗集》的时间最接近百日维新运动,时代气息较为浓厚。此集共收作品147首,其中作于新加坡的有32首,作于丹将敦的有13首,作于槟榔屿的有102首。
        1898921日,慈禧等保守派发动政变,光绪与康有为等人的百日维新运动失败,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次年,康有为从日本赴加拿大,转徙英国、香港。1900127日,邱菽园邀请康有为前来新加坡,21日抵达,寓居在新加坡河畔勿基码头的客云庐。
       客云庐是邱菽园专门用来招待各地来往文人墨客的私家招待所,位于新加坡河畔,其楼下即邱菽园父亲遗留下来的米行恒春公司。由于地处码头,人多混杂,于是在224日,邱菽园将康有为迁往自己在汤申路的别墅恒春园,住在园中的南华楼。康有为在恒春园住了一个月,324日又迁往林文庆住宅。在林文庆住宅不到半个月,47日又迁往已故商人章芳林别墅茂林园。
        康有为住恒春园时,向警方报案,指控日人宫崎寅藏和清藤幸七郎前来行刺,致使二人遭受逮捕。孙中山因此赶来解救,终于使二人无事释放,而孙中山也因此事被殖民地政府限令五年不得入境。康有为住在章芳林茂林园时,海峡殖民地第八任总督瑞天咸(Frank Althelstone Swettenham) 派遣印度兵日夜保护。726日,瑞天咸用船将他送往马六甲丹将敦,一天水程可到。
        丹将敦的马来名称是Tanjong TuanTanjong意思是岬、崎、海角、沙嘴、相应的一个马来词语是UjongTuan是尊称,意为先生、老爷、主人、大人、首长、领袖、贵族等。它是森美兰州接近马六甲州的一块突出海面的陆角,居高临下,面向马六甲海峡,其上建有导航灯塔,今天仍在,船只经过马六甲海峡靠它导航。丹将敦灯塔建在大岩石上,从海面上望,灯塔是屹立在数十公尺之峭壁上,涨潮时其下水流湍急,怒潮澎湃,形成旋涡,这就是为什么在此建灯塔的原因。华人因马来名称称其地为“丹绒端”,俗称“落水狮”,以其外形像一只站在水中的狮子而称呼。
        丹将敦原来属于森美兰州,地理上是在森美兰范围,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时期,为了建设灯塔,强行将丹将敦划入马六甲,此后它在行政上一直属于马六甲统辖范围。如今,马来西亚政府已将之归入森美兰州范围。1641年,荷兰人占领马六甲。1795年英国人与荷兰人发生海战,夺取马六甲,1818年又将之归还。到了1824年,英国人以苏门答腊与荷兰人交换马六甲。从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开始,殖民主义者称Tanjong TuanCape Rachado(拉加渡岬) 。十六世纪时葡萄牙人建此灯塔,后来在葡、荷与荷、英争夺战中毁于战火,荷兰人重建一次,1860年英国人又重建一次,至今还可使用,但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清末南来之人由于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往往把马来亚半岛内陆城镇甚至区域称为岛,例如吉隆岛(吉隆坡) 、芙蓉岛(芙蓉) 、马六甲岛(马六甲) 、柔佛岛(柔佛)。康有为在《大庇阁诗集》中也把丹将敦称作“丹将敦岛” ,他在诗中也是称之为岛,例如“大海苍苍一塔高,秋深绝岛树周遭”( 《七月偕铁君及家从者居丹将敦岛灯塔》) 、“大海茫茫绝岛波,朝云常伴老东坡”( 《携婉络坐石上口占》) 。实际上丹将敦与陆地连成一块,距离海面高度约有50多公尺,站在其上,尤其是24公尺的灯塔上,周围景观完全可以一目了然,其后是一片陆地,即马来半岛,康有为地理概念之贫乏由此可知。
        由于康有为诗中称丹将敦为岛,一些现代学者误以为真的是岛,于是诸般猜测,假设种种,考证丹将敦是否是岛,甚至猜测它是远在大西洋或印度洋。一个简单不过的问题,以讹传讹,就此胡猜乱测,以致玄之又玄,将康有为泡在海洋中荡漾。
        康有为在丹将敦灯塔下的白色管理员宿舍住了15天,89日,瑞天咸又用船接他同往槟榔屿,安顿他住在总督署。瑞天咸为海峡殖民地总督,统辖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三地,经常往来三地巡视,其总督府在新加坡,即今日的总统府。在马六甲和槟榔屿的总督署,属于行辕。其中槟榔屿行辕,康有为称之为“节楼” ,更称之为“大庇阁”  ,是在槟榔屿阿逸依淡路(Jalan Ayer Itam)的第一任槟城总督莱特之官邸,即瑟福屋(Suffolk House) ,也称总督府。
        康有为到达新加坡,市面上关于他的传闻甚多,而他躲躲藏藏,唯恐让人知道行踪。英国人把他从新加坡接到丹将敦,又将他送到槟榔屿,目的是要保护他,这当然是考虑到他今后或许还有利用价值。而康有为怀着诚惶诚恐之心来到槟榔屿,视英国人如同救命恩人,因此称居住的总督行辕为“大庇阁”,他说:

                庚子(1900) 春,徙图南溟。及夏,英海门总督亚历山大馆我于其庇能  (
        榔屿) 节楼,名之曰大庇阁。居十五月,至辛丑(1901) 十月乃去。(《大庇阁诗
        集序》)

190089日开始,到“辛丑十月”,即190111月,康有为在槟榔屿共住了15个月,所以他说“居十五月”
        康有为离开槟榔屿,前往印度大吉岭,19037月,经过缅甸,于723日又返抵槟榔屿,在当地参观并接见华侨。810日,参观槟榔屿升旗山后,殖民地参政司安排他住进升旗山上的臬司别墅,华人称之为美丽都(Bel Retir) ,也有人称之为总督府。818日,离开槟榔屿经巴罗(怡保) 往吉隆坡,828日又返回槟榔屿住上一阵,之后乘船往新加坡,至12月,前往爪哇。
        19088月,康有为游罢欧洲东归,又来到槟榔屿,居住在设馆授徒的门生王公裕之家。11月,迎来老母,其妾生一子名同篯,老母高兴,称所居之处为南兰堂。19092月离去。
       19093月,康有为再次来到槟榔屿,居所不详,同年到新加坡,居于邱菽园之憩园,19105月离去。此后不再涉足马来亚。
综观以上所述,康有为一共来马来亚四次,总共居住了37个月。他的《大庇阁诗集》、《南兰堂诗集》和《憩园诗集》的诗作,就在这37个月中完成。
   《大庇阁诗集》所收诗作,后人编辑时有时间与排列误置现象,这是因为康有为多次到马来亚,尤其是他作诗的主要地点槟榔屿有几处,因而把不同地点作品讹混成同一地点。本文将此诗集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所作的作品题目加以解释,以厘清混肴,还原本样。

《大庇阁诗集》新加坡诗作题解

 1《己亥十二月廿七日偕梁铁君汤觉顿同富侄赴星坡海舟除夕听西女鼓琴时有伪
       嗣之变震荡余怀君国身世忧心惨惨百感咸集》

          己亥十二月廿七日为1900127日,此为自香港前往新加坡的出发日子。是年除夕为1900130日,因此是在船上的第三天。同行之人有梁铁君、汤觉顿,以及其侄子康同富。这里没有提及女眷。
        本诗原载1900919日《天南新报》“杂著附刊” ,署名“更生” ,原题为《己亥除夕七洲洋舟中感怀》。同日有邱菽园《庚子开春之三日喜晤南海先生承示除夕舟中诗叠韵赋呈》,诗作:“出亡久噬明夷毁,系易翻疑未济终。正则行吟天欲问,东山避地雨其蒙。觚稜梦断江湖囗,岛国春归草木风。回首尧台违万里,义旗会盼出艨艟。”

2《星坡元夕乡人张灯燃爆繁闹于故国触绪伤怀与铁君觉顿同富侄追思乡国》


         元夕”指元宵夜,即1900214日。此言“张灯燃爆” ,根据新加坡华侨商人习惯,元宵张灯燃放爆竹必定在市区内商铺前,因此推断此诗之作仍在码头旁之客云庐。

3《寓星坡邱菽园客云庐三层楼上凭窗览眺环水千家有如吾故乡澹如楼风景感甚
     

        客云庐于新加坡河畔之驳船码头(Boat Quay) ,过去河岸两边房子栉比林立,靠河多货仓,较远为住家,甚少高过三层。客云庐在三楼,楼下即米行恒春公司,一层前半部为帐房,后半部与二层为放置米粮货栈。其旁原有一条小路称垫邦路,今已不在,客云庐门牌为十九号。
       澹如楼在康有为故居前之七桧园中,与二万卷书楼相对。此园为康有为叔祖康国器所建,澹如楼是康小时读书场所,然而澹如楼前仅有池塘,并无“环水千家”。

4《庚子二月四十三岁初度寓星坡之恒春园居一楼名曰南华楼铁君汤觉顿为吾置
      酒话旧慰余琐尾》

         庚子二月即19003月,康有为已经住进邱菽园在汤申路之恒春园,其旁为麦里芝蓄水池。此园原为邱菽园父亲邱正中住宅,189559日邱正中死,由邱菽园接管。邱正中留下许多房产,死后归邱菽园和几个兄弟所有,邱菽园一般上是住在市区内,偶尔回到恒春园。他原先信奉道教,日诵南华真经,所以园内一楼取名南华楼,而他也自署菽道人、酸道人、梅花侍者道人。康有为自称“庚子二月四十三岁” ,据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 ,康有为生于咸丰戊午年(1885) 二月初五,四十三岁生日即庚子年二月初五,即190035日,这就是此诗写作日期。自224日从客云庐住进恒春园,至此已41天。

5《赠陈孝廉囗囗》

         此诗题陈孝廉后两字白文,不详是谁?可能是指陈次亮。根据此诗诗题,是属于赠人之诗,不应是逃难之作,应是编此诗集时误置于此。

6《闻衡山向道隆以三千人勤王传檄远近海内震动三日而败天下惜之》

          189910月,衡山秀才向道隆与僧心印在上封寺草檄起义,被清政府镇压下去,起义是由于反抗暴政,与勤王无关。戊戌政变发生于1898911日,929日,康有为在英国人保护下从天津逃至香港,106日还在香港接受香港《德臣西报》访问。他大概在此时听到向道隆起义之事,可是为什么会误解为勤王呢?也许是康有为当时内心惶恐焦急,听说国内发生动乱,就以为是勤王军起,诗中有句“ 衡山云气郁纵横,首唱勤王第一声。” 可知其误解之深。根据此诗前后各首写作日期以及衡山事件发生时间,相信并非作于新加坡而误置于此。

7《题邱菽园风月琴尊图》

         189810月,邱菽园请画工绘制风月琴尊图一幅,广派邮信,招人题咏,无论是寓居当地,或是来访过路,以及国内外诗人,纷纷赋诗投送。邱菽园此图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表明在维新变法失败后,自己超然无羁的态度。但正是这个时候,他又恢复维新运动前的挥霍无度,沉迷酒色生活。此图的题咏活动持续至1902年,自1903年,其经济进入拮据,题咏者不再。康有为为他题咏时,正是各处诗作蜂拥而来的时候。

8《正月廿五日迁居恒春园二月廿六日离去凡居一月楼亭花木未免有请得四绝句
      写付菽园主人》(后十年庚戌两居星坡之憩园在恒春旁每遇辄黯然)

          本题共有四首绝句,是康有为在恒春园居住一个月将离去之作。从“正月廿五日”(1900224) 至“二月廿六日”(1900326) ,所谓“未免有情” ,乃描述园内景色,而非对人之情。
        本诗原载190081日《天南新报》“杂著附刊” ,原题为《寓恒春园一月未免有情得四绝呈园主人菽园孝廉》,署名“素广”

9《正月二日避地到星坡菽园为东道主二月廿六迁出于架上乃读菽园所著赘言谈
      全录余公车上书而加跋语过承存叹沧桑易感亡人多伤得三绝句示菽园并邱仙根
      

         康有为于1900326日迁出恒春园,此三绝句为当天离开时翻阅邱菽园《菽园赘谈》,发现上刊公车上书全文,并有跋于其后,有感而作。189024日《星报》创刊,邱菽园在该报有一专栏,称“菽园赘谈” ,谈论掌故、人物、轶事,兼及品评小说等。18961213日,邱菽园扶柩送父归葬福建海澄,在家乡审阅历年所刊作品,挑选篇章,缀集成《菽园赘谈》一书,并于18976月在香港付印出版,康有为所见即是该书。1901102日,邱菽园在《天南新报》发表《论康有为》,与康决裂,本年该书在上海重刊,但是去掉“公车上书” 全文 ,而以邱菽园在190039日发给两广总督陶模的电报以及否认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之《答粤督书》取而代之。邱菽园因汉口事件对康有为中饱私囊之怨恨,由此可见。
        此题第三首“圣主维新变法时,当年狂论颇行之。与君北洒尧台涕,剩我南题孔庙碑。”后注“君创孔庙学堂于南中,后余贻书陆佑,卒成之,今为尊孔学堂。” 此诗原来刊登于1900730日《天南新报》之“诗词附录” ,原注为“君跋有‘纲举目张,坐起言行’ 之语,感念百日维新不期举行,今尽废矣!君与仙根再三创孔庙学堂于南中,亦旧论也。” 据此,康有为此诗收入《大庇阁诗集》时,诗注另作更改,但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他将别人创办之吉隆坡尊孔学堂当作自己“贻书陆佑” 之结果。吉隆坡尊孔之设,是清朝两广总督奏派视学员刘士骥所提议,陆佑捐资而成,与逃亡在外之康有为无关。康有为诗注所言,其做法不逊于邱菽园去掉公车上书全文。
        19003月,工部主事丘逢甲(仙根)和前澹州训导王恩翔(晓沧)受惠潮嘉道沈絜斋所委托,南来宣传保商,先抵达新加坡,再往马来半岛之大霹雳,康有为知其在此,故有“并邱仙根” 之语。
        此诗刊于《天南新报》时,诗题作《庚子春避地星坡菽园为东道主二月廿六日迁出别宅于架上乃读菽园所著赘谈录余公车上书而加跋语过承存叹盖与吾神交久矣沧桑易感亡人多伤得三绝句呈菽园当亦为之怆然也并以呈仙根》。

10《二月二十五日迁林宅三月初八日自林宅移居章宅英督亚历山大招待殊厚派
        印兵十八人保护每日夕小步阶前园大数十亩花树萧萧或席地卧皆有印兵四人
       或八人执枪佩剑拥侍左右》

       此题称离开恒春园迁往林文庆宅为“二月十五日” ,与前诗相差一日,差别不大,想是此日已经先行搬动行李之类物件。190047(三月初八日) 迁往已故商人章芳林别墅茂林园。“英督亚历山大” 即海峡殖民地第八任总督瑞天咸,其英文名为Frank Athelstone Swettenham,康有为将Athelstone译成“亚历山大” ,不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新加坡驻军除海军为英国士兵外,陆军多是印度兵,这是由于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之缘故,因此派来保护康有为尽是印度兵。

11《章宅窗外有树闭门不出偃卧窗下梦回京国》

        偃卧新加坡商人章芳林住宅,自喻闲僧之作。

12《日本绘有古今世界十杰像德大非猎王俄彼得帝美华盛顿俄亚历山大第一朝
        鲜大院君美总统格兰法拿破仑第一德卑士麦清国康有为日本大隈重信售行天
        下鄙人忝列愧而有作》

        此题所谓“十杰像” ,因康有为之前逃亡日本,或许是在日本所见。

13《幼博之丧未敢白老母时伪作家书以报平安今日使觉顿写之心痛泪下》(庚子
        三月十三日)

       “幼博” 即康广仁,康有为弟,六君子之一,戊戌政变中被杀。诗注“庚子三月三日” ,即190042日,亦即写作日期。

14《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

        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三月,遣梁铁君至北京寻先叔幼博墓,得于北京宣外南下窪龙树寺之旁,携遗骸以归。” 诗题“南归” ,并非南来南洋,而是置于广东某处,康广仁遗骸于辛亥革命后葬于南海苏村后岗。

15《三月十一夜怀徐子靖侍郎时在北狱念之痛心(庚子)
        “三月十一日” 1900410日。据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林旭入值就缚。刘光地、徐子静() 闻捕,乃自投狱中。”

16《题菽园孝廉选诗图》

        所谓“选诗图” ,是邱菽园的一张看稿照片,他将此照片到处分发,邀人题咏。
       本诗原载190052日《天南新报》“词人妙翰” ,题作《酸道人选诗图题后》,署名“万木森森一草堂”

17《题邱菽园看云图》

       所谓“看云图” ,是一幅国画,画中一人仰首看云。

18《与梁铁君在星坡追话梧州旧游》

        1894年,康有为在梧州与时任林全大江公堂盐务堂总之同学梁铁君相遇,后梁铁君在广州追随康有为,参加维新运动。

19《菽园以书告译天演论者得奇女子慕而嫁之亡人闻之忘其忧患以国事郁郁久
        矣今日轩渠可愈肝疾写寄天演斋主邱菽园》

       “译天演论者” 即严复,至于是否有奇女子“慕而嫁之” ,则不得而知。康有为认为“轩渠”( 笑话) 可以医治肝疾,这种笑话说来对逃亡在外之人没有意义。邱菽园称自己书房为观天演斋,因此又号“观天演斋主”

20《皇上三十万寿时大乱京津消息多绝幸圣躬无恙小臣在星坡与梁尔煦汤叡设
        香案龙牌望阙叩祝时邱炜萲鼓舞星坡人全市祝寿极闹前此未有也恭记》

       诗题中之“梁尔煦” 即梁铁君,“汤叡” 即汤觉顿。1900724(阴历六月二十八日) 为光绪帝三十岁生日,邱菽园为了保皇,发起恭祝万寿之祝嘏活动,以制造声势。此诗即当日所作。
       本诗原载1900921日《天南新报》“诗章附录” ,原题为《六月万寿与梁黄邱力林徐陈汤诸子望阙口占》,署名“更生” 。诗句“三载房州书帝在”,原作” “三载房州懽帝在” 。原题中之姓氏人名依序为梁(梁铁君) 、黄(黄乃裳) 、邱(邱菽园) 、力(力钧) 、林(林文庆) 、徐(徐季钧) 、陈(陈亦奇) 、汤(汤觉顿) 。同日邱菽园和作一首《万寿庆典》,诗作:“翘首神京百日阴,讴歌犹系旅民心。即今万寿称同庆,见证群雄戴更深。孝治官家信浚井,风流巨庶自挥琴。诸贽托命中原主,愿祝中天复旦临。”

21《看虎丘寒山寺影画触旧游》

        此题乃观看旧照之作。


《大庇阁诗集》丹将敦诗作题解

1《七月偕铁君及家人从者居丹将敦灯塔》

      1900726日,瑞天咸派船将康有为等人送往丹将敦,丹将敦虽在海边,但是涨潮时旋涡处处,退潮时沙滩裸露,轮船无法靠岸,因此极有可能是轮船开到不远的森美兰州波德申码头,从波德申到丹将敦仅有20公里,沿着海岸南下就到丹将敦。进入丹将敦有一条弯曲小路,两旁杂草丛生,约一两百米路程可到灯塔。康有为等人住进灯塔底下之员工宿舍(后人称之为白色房子),走出宿舍,前面就是浩瀚的马六甲海峡,对岸是苏门答腊岛。灯塔旁边有一条小径,可达山下沙滩,由于沙滩随陆岬突出,陆岬两旁尽是茂密树木丛林,地势又高,白日只闻风声蝉鸣,人踪绝迹,从别处无路可到沙滩,因此可说是十分隐蔽。
       自本题之后,康有为再也没有提及汤觉顿,可能就在康有为北上丹将敦时,汤觉顿另外乘船北归,潜回国内,参加唐才常起义。

2《携婉络坐石上口占》

      “婉络” 为康有为之妾梁随觉。

3《暹罗太子为僧坐禅绝世频忧中国见人辄问吾起居》

      “暹罗太子” ,即当时暹罗国王拉瑪五世之异母弟,名为浮里士丹箴西,与国王不睦,前往锡兰剃度出家,遁迹空门,不问世事。此人曾留学英国,并曾经在马来亚霹雳为英国殖民地官员。也许就因曾在马来亚当过官,因此向人问起躲藏在马来亚的康有为的情况。

4《丹岛多奇石拾得百余枚以压归装铁老亦相与拾石自遣》

       丹将敦沙滩上有些石头被海水冲刷得光滑明亮。
       此诗原载190439日《槟城新报》“词林摘艳” 。题作《丹岛多奇石拾得百余枚以压归装》,署名“明夷” 。缀集后诗句改动明显,如第一首“割取云霞锦一堆”,原作“割取云霞锦绣堆” ;“丹岛压舟无异物” ,原作“丹岛压舟无一物” 。次首“皑皑白塔压丹霞,大海涛头起怒潮。日日崖滨来拾石,秋风吹浪听萧萧。” ,原作“巍巍花塔压丹霞,大海潮头起怒潮。日夕岩滨来拾石,秋风吹浪听萧萧。”

5《丹将敦岛古木甚嶙峋题诗其上》

       丹将敦是受保护地区,树木高大,树林幽深,长满热带植物。

6《偕婉络竟日下山拾石弄水晚归上山小憩松下》

      此题可见康有为当时的无聊境况,终日与小妾在沙滩上捡拾石头,弄浪玩水,所谓“竟日” 不确,只有退潮时可以下到沙滩。

7《久不见菽园以诗代书》

      190089日,大通起义失败,秦力山走避日本,后经香港南来新加坡。从1900921日至1124日,《天南新报》陆续刊登秦力山作品,此段日子,相信他在新加坡。秦力山到来,透露了康有为扣押大通起义购买军火之邱菽园捐款,据称为二十万元,邱菽园因此开始疏远康有为。本诗以久无邱菽园消息,附会佛道旁敲侧击,康有为似乎已经有异样感觉,诗中曰“地狱天宫皆净土,华严流转现刹那。如是南华真实境,浩浩天风吹大罗。哀此众生来浊世,烦恼障碍无拣呵。八千往返亦何厌,与子灵会亦已多。” 秦力山之出现,的确使康有为处于不利地位,也使清朝政府找到一个打击邱菽园发动尊孔保皇之突破口,因此埋下邱菽园与康有为决裂伏线。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中华书局 1992)说:“时有秦力山者,恃勇不量力,不受令,先举兵于大通,兵败事泄。” 康同璧此言,宁非有埋怨秦力山南来爆出真相而替康有为遮掩之嫌?
       本诗原载1900106日《天南新报》“诗章附刊” ,原题为《星洲闭关赠星洲寓公》,署名“更生” 。第四首“鼠啮犬吠有摇杌” ,“有” 原作“自” 。第五首“更从多难得至乐” ,“至乐” 原作“自乐”

8《七月朔入丹将敦岛居半月而行爱其风景与铁君临行回望不忍去然联军铁舰日
      绕岛入中国见之忧惊示铁老》

       康有为于1900726日前往丹将敦,89日离开迁往槟榔屿,临行之际,看见马六甲海峡上侵华之增援舰队经过,驰往中国,他向梁铁君表示了担忧惊怕。此题所谓“绕岛” 实为经过,因丹将敦非岛。又此诗后注“前即芙蓉屿,可通大陆” ,芙蓉屿实为芙蓉镇,在森美兰州,今为森美兰州首府,马来名为Serembam,本来就在大陆,距丹将敦约20公里。

    

《大庇阁诗集》槟榔屿诗作题解

1《七月望英总督亚历山大以轮船来迎同往槟榔屿即馆吾于督署日同游公园看花
      听泉供帐甚盛志感》

   190089日,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将康有为送往槟榔屿,安顿在槟榔屿总督行辕,即他所谓“大庇阁” 。根据诗题,瑞天咸曾招待他游览槟榔屿公园,诗曰:“牙旗十丈角悲鸣,帐幕垂垂拥卫兵” ,“倚船对月同茶话,游园看花并马行” ,或许就是一次园游会,康有为适逢其会,顺便参加。
   此诗原载1910719日《总汇新报》 “文苑” ,无署名。诗题中少一“吾” 字。诗中原有二注,一为“日以印兵二十人为我护卫” ;一为“供我饮食劳议院费甚多吾受其适馆供帐而辞其授餐焉”

2《自星坡移居槟榔屿京师大乱乘舆出狩起师勤王北望感怀十三首》

       1900814日,慈禧太后挟带光绪帝逃亡西安,16日联军部队攻进北京城。此时康有为已从丹将敦迁往槟榔屿,闻讯感怀而作。

3《北难日急江南来归联合五省义士兴师勤王将用日本挟藩之策先行武昌事败七
        月十八日门人唐才常殉难汉口烈士林圭等死者三十八人祭之哀怆心肺》

        本诗原载1900917日《天南新报》“词人妙翰” ,题作《闻汉口之难哭唐黻臣》,署名“更生” 。集缀后诗句稍有修改,例如第四首“血痕沾老泪,洒涕告三军” 原为“囗囗仇必报,涕泣告三军”

4《闻邱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此诗原载1900105日《天南新报》“诗章附录” ,时秦力山已在新加坡,此诗之作当是康有为尚住在新加坡时,听邱菽园提起打算创作有关戊戌政变小说,后来补作寄给邱菽园。

5《闻张之洞购捕菽园以三万金思昔捕狐狸豺图寄菽园》

        张之洞负责对付海外保皇运动,他放出风声要逮捕邱菽园在福建海澄的族人,制造邱菽园是汉口自力会副龙头的假相,再通过两广总督责成新加坡总领事罗忠尧对邱菽园施加压力。当时并无“购捕菽园以三万金” 之明文,而且康有为此题也说“闻” 而已,反而是邱菽园对康有为的不满让清政府找到瓦解尊孔保皇运动的机会,最终使邱菽园发表声明,与康有为划清界限,并且投降清廷,认罪赔款。康同璧《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对邱菽园与康有为交恶以及背叛行为无一字述及,想是为了要把康有为这段尴尬的历史忽略过去。

6《菽园寄示哭唐烈士才常诗稿指血作点惨淡模糊如目睹汉难志士哀哉至矣》
     

        此诗原题为《大岛君以哭唐烈士诗稿寄来指血作点狼藉模糊如目睹汉难志士之感至矣为题一绝》,刊于1900118日《天南新报》“词章杂录”。“大岛” 为邱菽园进行保皇运动之化名,亦作“大岛次郎” 、“大岛翼次郎” 、“大岛逆次郎” ,一些有关自力会的资料提及康有为与邱菽园通信时称“岛” ,就是这些化名的简称,与星岛、岛主、星洲寓公毫无关系。邱菽园的诗作也在同一天刊出,即《挽唐烈士一首》,署名“啰贡” ,诗作:“世界本无生,仁者本无死。了了生死中,吾爱唐烈士。求死以存仁,救生惟达旨。不舍有如斯,长流汉江水!” 邱菽园以指血沾染诗稿,寄给时在槟榔屿的康有为,用意何在?不言而喻,让康有为看看血的代价。

7《阅报闻禁中皆成茂草矣》

        1900816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大掠三天,烧杀抢夺,紫禁城与民间皆遭祸殃。

8《庚子八月五日阅报录京变事》

        庚子八月五日为1900829日,时侵略军占领北京已近半个月。

9《闻祭酒王懿荣熙元吉甫编修寿富殉节皆故人也感而赋之》

        王懿荣,国子监祭酒,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投井自杀;寿富,翰林院编修,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投缳自尽。

10《槟榔屿偕铁君四更踏月步游公囿长林清薄杂于月影中光景佳绝》

         本诗题之“公囿” ,应该是“公园”之误。由于诗题称“四更踏月步游” ,此处公园,疑为大庇阁内之花园。
        此诗原载190439日《槟城新报》 “词林摘艳” ,署名“明夷”。诗题中之“偕” 字原作“与” 。又诗句“夹路树阴花影满,沿溪踏月水澌澌” 原作“夹路树阴花欲满,疏灯残月水澌澌”

11.《戊戌筑园花埭仅移家数月而被籍没吾尚未见也铁君諙曾两到今为斗蟀场矣
   

    “花埭” 又称“花地” ,原为省城广州芳村游览赏花之地,有“大通烟雨”之称,为羊城八景之一,康有为于此建设住宅。康有为于《上海愚园路游存庐落成赋诸公》诗注称此园“吾以丁酉(1897) 筑别墅于花地,亦被封,后拨还。” 此诗题说“戊戌筑园花埭” ,则戊戌年(1898)应该是落成之年,而非建筑之年。
  
12.《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靖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8月16日,城破,联军占领北京,纵兵烧杀抢掠三天,狱中囚徒皆释放,徐子靖于此时得释。

13.《戊戌春花地筑室成吾留京师未一归见而八月籍没矣住者无住无住而住只有
    随顺非力能为今京师又破士夫无家但吾先之耳感赋》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九月) 十一日封吾花埭之屋。” 他虽然没有住过此屋,可是诗中的描述,说明他曾经为此屋花了不少心血,因此念念不忘。
此诗原载1900119日《天南新报》“词章杂录” ,原题为《花埭筑室成吾留京师未一归见而籍没矣今京师又破士夫无家但吾先之耳》,署名“万木草堂主人”

14.《闻邱仙根工部归里与黄公度京卿各争诗雄文人结习别开蛮触以诗问讯且调
之》

此诗原载1900年11月10日《天南新报》“词章杂录” ,题为《闻仙根工部归里与某京卿各争诗雄致不睦文人结习别开蛮触国亡矣尚如此二君皆吾至交以诗问讯且调之》,署名“明夷子” 。黄遵宪曾经担任驻海峡殖民地总领事(1891-1894) ,丘逢甲曾经南来马来亚(1900),两人“各争诗雄” 事,不见文坛史料记 载,不知康有为是何根据?

15.《槟榔屿公园有飞瀑铁君寻得日与同游自去国避地不见泉瀑久矣》

    “槟榔屿公园” 即槟城植物园,华人俗称“红毛花园” ,在升旗山西北山麓333公尺处。此园处于山谷,旁有一400公尺山峰,瀑布从山腰直泄而下,声如响雷,故又有“瀑布花园” 之称,华人称此瀑布为“石流水”。此题称“铁君寻得日与同游” ,可见康有为并非一直藏身在大庇阁中。另,槟城东北鹤山之极乐寺有1900年6月康有为“勿忘故国” 刻石,亦可作为明证。

16.《槟屿漫行遇西人元日感叹》

    西人元日为1901年1月1日。

17.《槟屿庚子除夕》

    庚子除夕为1901年2月18日。

18.《辛丑元日槟屿督署大庇阁上望阙行礼见云气成龙口占》

    辛丑元日为1901年2月19日。

19.《辛丑花朝日读十五年前花埭看牡丹词》

    “花朝” 在中国有不同日期,包括农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康有为是广东人,应以广东的花朝即二月十二为准,“辛丑花朝” 1900年3月2日。根据此题,十五年前,康有为还未在花埭建园,“花埭” 原先是广州人赏花之地。

20.《八股废矣寓槟屿督署有印度卫兵廿人守护朝夕传呼惊入晓梦犹以童子试八
    股场闻鼓角时也结习未尽患难犹如此人之所遇所学积久成因亦可推矣》

英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军警夜间换岗,监狱提禁犯人,皆有大声传呼习惯,藉此警戒周围。此为康有为之童子试考场联想。

21.《辛丑二日偶披棋局见于铁君旧联句再题一诗》

    “辛丑二日” 不知何日。本诗对保皇仍深具幻想。

22.《八月再题棋局》

    此题以中国局势喻为残局。

23.《槟岛避地典衣物尽》

    英国人对康有为“供帐甚盛”( 见前诗题) ,督署中不愁吃住,怎会“避地典衣物尽” ?诗中说“钗环质尽佐军资,春衣典库空相忆,久经籍没本无有,畀是区区更何惜!东坡黄州日百钱,吾今甚愧费千亿。” 康有为是否将妻妾钗环典质以充军资,没有证据。但是其中透露了自己花费了许多捐款而感到愧疚。他作此诗,一面喊穷,一面解释捐款去向,是否向新加坡的邱菽园婉转解释,极有可能。𢌿𢌿

24.《槟榔屿英节署前道遍植大树似榕经年皆花时时换叶花在树顶黄细如繖花时
望如黄云惟一日即落吾席地其下花满襟袖遍地皆黄可惜光景太短名为一日黄

此树乃青龙木,也称印度檀木,学名Pterocarpus Indicus,每年四月开花,花细小而满树密布,花为金黄色,略有香味,迎风迅落,一二日即谢。其树可长至五六丈高,但无气根,与榕树差别极大。

25.《槟屿有花马拉语名为布牙侧甚绿叶如剑一枝直上千花团合九层分布如夜合
而大朵皆下垂色白如团雪望之如白塔玉楼亦如旌节英督署前有二株开时雪光
玉色吾每日玩其下名曰旌节花》

“马拉语” 即马来语。马来人俗称此花为人形花(Bunga Jisim) ,实为龙舌兰,学名Agava Americana Linn, 其叶剑形,花茎高于一人,花穗成多层状,康有为未曾见之,故诧异甚。另,剑麻外形与花,皆与龙舌兰相似,惟叶较硬。

26.《槟榔屿大庇阁阅报》
     
    此诗内容不关阅报,而是观景,似另有所指。

27.《槟屿节楼床前对山每朝暾既上小婢开门苍绿溢目得意如在罗浮匡庐间也》
   

    “小婢” 为督署之女佣。
此诗原载1904年3月9日《槟城新报》“词林摘艳” ,署名“明夷”

28.《喜健曾孙周晬寄同薇女并示张夫人》

    此诗乃康有为外长孙,麦仲华与康同薇之子麦健周岁时所作。张夫人即康有为妻张云珠。因康有为母劳夫人健在,故此称麦健为曾孙。时康同薇、张夫人皆在香港。

29.《己亥九日由加拿大还港假道日本日人受伪政府托有违言前内务大臣品川弥
二郎子爵以死力争于其舅山县有朋侯时为相也乃于神户上岸警吏接送至马关
而还品川子为犬儒吉田松阴高弟以松阴先生比余今闻长逝追思箴规救助之德
为之泫然》

1899年10月,康有为自加拿大返香港,途径日本,因清政府照会日本,几乎被捕,后经日本友人品川弥二郎通过其舅内阁首相山县有朋之助,幸免于难,并将之护送至马关。此为悼念品川逝世之作。

30.《即事有感》(时苦蚊)

    据诗句“海枯阅到灰飞尽,花落花开付阿谁?” ,“炉火冲天丹未就,蚊虫下界扰何多?” 诗注所谓“苦蚊” 是指外来压力。

31.《避地槟榔屿不出日诵杜诗消遣》

    康有为诵杜诗,以诗史自喻。

32.《光绪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在槟榔屿英督署大庇阁望阙恭祝万寿》

    时为1901年7月13日。

33.《邱菽园孝廉刻朱九江先生论史口说书成见赐赋谢》(此乃学者闻讲义时仓卒
录文词尚待润色然大义可窥一斑也)

《九江先生论史口说》,邱菽园校刻,1900年出版,有邱菽园序。九江先生,即康有为老师朱次琦,此书乃邱菽园根据朱次琦弟子笔记刊刻,原稿得之于南海佛山谭姓之人,内容为朱次琦讲授前、后《汉书》与《三国志》之笔录,故称“论史口说” 。邱菽园序说“今炜萲(菽园原名)复因之校焉,刻焉,亦犹夫扶植纲常之义云。” ,“故炜萲之急谋校刻此书,或疑其必有所以也,谓其与时事有关耳。”,其实邱菽园刊刻此书,是为了当成与康有为之见面礼,当时他急于与康有为靠拢,可见一般。

34.《槟榔屿冬晚望景物》

    望景生情,叹与南蛮为伍之作。

35.《庚子七月居槟屿督署今义辛丑六月手种藤已花矣》

    感叹枯坐大庇阁之作。

36.《槟屿督署秋风独坐杂作》

    康有为于大庇阁中随意之作。
    此诗原载1904年3月9日《槟城新报》“词林摘艳” 诗题原作《槟屿督署秋风独坐》,署名“明夷” 。《大庇阁诗集》诗句略有改动,如“黑奴骑得白牛来” ,原作“黑奴骑得白牛归”

37.《赠邱菽园以焚余楞伽经》

自秦力山到来南洋,邱菽园疏远了康有为,1901年3月9日,邱菽园向清政府表示悔意,康有为陷入困境,10月22日,邱菽园发表《论康有为》,康有为完全陷于孤立,只好在11月离开,前往印度大吉岭。康有为在离开之前,作此诗寄给邱菽园,并附送一本焚烧过的《楞伽经》。这本经书,虽然他说:“书三百箧被秦焚,此是焚余敝帚珍” ,相信这不是从被籍没的云衢书屋或二万卷书楼被焚书中抢出者,而是故意将经书烧了一小部分,以示残存。
邱菽园与康有为决裂,原因就在购买军火的捐款下落不明,当时南洋华侨都相信款项被康有为私吞,这也是后来新、马各报纸不断攻击康有为的口实。康有为有无吞没捐款,他本人当然不会谈及此事,可是我们注意他后来在瑞士购买小岛,在巴西投资房地产,以及后来在澳门、上海、青岛添置房产,一个逃难逋臣,何来大把钱财?也是值得思究。康有为以焚余之经书赠给邱菽园,而且又是赠以强调“虚妄唯识系” ,“真常唯心系” 《楞伽经》,寓意对方指责不全。其诗曰:“闻狮子吼证如如” ,“付君心印一时闻” ,则是坚决否认贪渎之事。康有为以焚余经书表达自己清白,说明了他是一个心机缜密之人,然而因小节而见大体,两人关系破裂,马来亚尊孔保皇运动因此而被清政府消灭,后人评价他与邱菽园的关系时,贪渎之事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38.《闻和议成而东三省别有密约割与俄各直省人士纷纷力争》

    1900年12月22日,英、德、奥、日、俄、法、意、美、比、荷、西、十一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十二条》,清政府接受议和。与此同时,沙俄加紧军事侵略与政治勒索,其目的是侵占东三省,因此时人纷纷猜测清政府与沙俄定有密约。

39.《四月同璧女来槟侍膳因与联句》

康同璧《南海先生年谱续编》:“四月,先君经戊戌、庚子之难,积忧多病,同璧在香港,闻讯特来侍膳。”

40.《庚子七月十五日泊丹将敦泛轮来庇今日又辛丑七月十五已经年矣追思壬寅
七月望在印度癸卯七月望在爪哇甲辰七月望在那威乙已纽约丙午在意之美兰
那丁未在瑞典戊申在瑞士己酉复归槟屿庚戌过丹将敦到星坡再读之俛仰陈迹
益兴怀也》

此题后称“庚戌过丹将敦到星坡” ,“庚戌” 1910年,则此诗是第四次来马来亚之作,误置于此,与第二次来马来亚诗作混肴。

41.《借居槟榔屿绝顶英督署避暑山趾至巅十余里磴道单盘兵垒环之俯瞰山海花
木深閟嘘吸云气自奔亡后居此最适矣》

槟榔屿升旗山顶高度807公尺,上有英国殖民地官员别墅,即康有为第二次居住的地方。当升旗山缆车还未建成时,通往山顶是盘山道路,进口在亚逸依淡(Ayer Itam), 蜿蜒十余英里。另在半山“红毛花园” 之月门,有径道可以登上山顶,即诗题中之“磴道” 。康有为于1903年7月23日从大吉岭回返槟榔屿,英国人安排他住进升旗山顶之别墅,而非先前在平地上之总督行辕大庇阁。《大庇阁诗集》自此题之后,多为升旗山别墅之作。

42.《槟屿月夜倚栏》

    逃海思国之作。

43.《忧患既多头风时发辄奏自鸣琴钟自加拿大袅花威士购来者袅花埠花园楼阁
高迥追思惘然》

此题称自加拿大购自鸣钟,则为第二次来马来亚离开后赴欧美再返回之作,亦与升旗山无关,误置于此。“加拿大袅花威士” 可能是美国纽奧連斯(New Orleans) 之误。

44.《槟榔屿放歌行》

    郁闷之作。

45.《中秋夜槟榔屿绝顶英督别墅步月四首(婉姬与同璧女侍游)

    此年中秋为1903年10月5日。

46.《漫行槟榔屿山顶群山深迤大木垂藤碍路幽绝采花以归》

    升旗山顶可见深谷密林,古木荫翳,攀藤绕树,林封路绝,无法进入。

47.《补撰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草堂旧注已焚失出亡后自庚子十一月朔冬至始业
卒辛丑六月二十日注成于槟榔屿英督署之大庇阁凡百九十七日书成题之》


此题注明“辛丑六月二十日注成于槟榔屿英督署之大庇阁” ,则乃第一次到槟榔屿之作,编集时误置于此。

48.《八月假绝顶臬司别墅与婉络同璧联句》

    三人所咏为寓升旗山臬司别墅愉快心情。

49.《槟屿绝顶假居臬司别墅卧室窗临山海顾而乐之》(戊申再到已改矣)

    诗注“戊申”为1908年,此年康有为游罢欧美返回槟榔屿,并迎其母,居于弟子王公裕(觉任)家,即所谓“南兰堂”。本题仍在升旗山所作,诗注乃后来附上。升旗山顶可见群山重叠,远眺海面,小屿列布,海天无际。

50.《槟屿山顶纵游》

    据次首“山居七日了无事” 句,可知居升旗山已七日。

51.《张夫人生日醉吟以寄》

    诗曰:“香雾清辉隔两年” ,可知夫妻分别已两年。

52.《槟榔屿顶夜看云》

    升旗山清晨云雾袅绕,茫茫云海,笼罩四周。天气放晴,沧海蓝天,海阔天空。皎月当空,云雾翻腾,如巨浪汹涌,山峦林木,回荡白气,月光下照,聚散倏忽。此诗乃康有为月夜观云之作。

53.《哭军机陈次亮郎中》

    陈次亮,即陈炽,任职军机处,维新运动积极推动者,骨干人物。变法失败后,1900年6月9日郁愤而死。此题应该是作于新加坡或丹将敦,而非槟榔屿。

54.《六哀诗》(戊戌之秋维新启难尧台幽囚钓党起狱四新参杨锐叔峤刘光地裴村
谭嗣同复生林旭暾谷御史杨深秀漪川及季弟广仁幼博不谳遂戳天下冤之海外
志士至岁为设祭停工持服盖中国新旧存亡所关也六烈士者非亡人之友弟子则
亡人之肺腑骨肉流离绝域呕血痛心两年执笔哀不成文辛丑八月十三日奠酒于
槟榔屿绝顶成五烈士诗海波沸起愁风飙来哀纪亡弟卒不成声盖三年矣后补成
)

此题包括六首,即《故山东道监察御史闻喜杨公深秀》、《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候补知府谭君嗣同》、《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内阁中书林君旭》、《故四品卿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内阁侍读杨君锐》、《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刑部主事刘君光地》、《故候选主事亡弟广仁》(壬寅八月十三日在大吉岭补作附录于此)
前五首作于“辛丑八月十三日” 1901年9月25日,地点为槟榔屿升旗山,最后一首作于“壬寅八月十三日” ,即1902年9月14日,地点为印度大吉岭。其悼康广仁之作较迟之原因,即序文所说“诗海波沸起,愁风飙来,哀纪亡弟,卒不成声,盖三年矣,后补成之。”𩙪

55.《喜闻李苾园尚书赦归》

    李苾园,礼部尚书,维新运动积极推动者,大力推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戊戌政变后,以大逆不道罪充军新疆,1901年赦归。

56.《喜闻李苾园尚书新疆赦归》(前二诗失稿李公索诗补作又失未寄今并录存以
记怀旧之思云尔)

前题二诗乃因寄此诗而补作。